一、视功能障碍解读——集合不足
集合不足是指在视近情况下双眼呈明显的外隐斜,而在视远时双眼眼位在正常范围或呈现小幅度的外隐斜。集合不足的本质是集合能力不能满足视近的需求,反映的是近距离阅读需求与实际用眼之间的不协调。
集合功能延迟发育、瞳孔距离过宽、视觉的干扰、全身疾病或疲劳、虚弱等因素均可引起集合不足。集合不足是眼肌性视疲劳的最常见的原因。临床上可见于中、高度近视,初戴眼镜的远视眼,屈光参差等。
集合不足的症状:
视近物时有重影、复视感;
书本上的字体发生流动、跳动;
眼部有牵拉感、紧张感;
眼球酸胀,无法继续用眼;
阅读和近距离工作时眼部不适;
视物模糊、聚焦困难;
无法聚精会神;
有时会因视物模糊、复视、头痛而放弃工作。
假性集合不足
假性集合不足的隐斜测量结果与集合不足很相似:远距正常,近距高度外隐斜,正相对聚散可能低或正常,调节幅度低,调节滞后异常高。
二、视功能障碍解读——集合过度
表现症状:
集合过度患者往往在长时间阅读或使用电脑后会出现较严重的不适症状:
复视、视物模糊
眼部紧张、疲劳感、眼周围有牵拉感
到晚上时眼眶上方额部疼痛
有聚焦过度的感觉
近距离工作困难
阅读时喜欢将书本放的很近
希望能闭眼
视物疲劳后会发生头部倾斜
集合过度常见于高度远视眼未矫正,或高度近视眼初戴矫正眼镜。
集合过度是指在视近情况下双眼呈明显的内隐斜,而在远视时双眼眼位在正常范围。
集合过度的原因
集合过度也是比较常见的眼力障碍。集合过度可能是一种习惯性集合过度,也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系统的影响所形成。原发性集合过度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而引起,继而性集合过度一般由散开不足所引起。
集合过度合并调节过度的典型例子是未经矫正的远视眼,为了看清物体的细节而过度地使用调节,导致集合过度。集合过度也可见于新矫正的近视眼、初期老花眼。此外,照明不足、眼屈光系统浑浊、使用了睫状肌麻痹剂后和大病之后的恢复阶段,以及儿童开始读写为了把字体的细节看的清楚把书本拿的过近,都可由近反射导致集合过度。
三、视功能障碍解读——散开不足
散开不足是指在视远的情况下双眼呈明显内隐斜,而在视近时双眼眼位在正常范围。
散开不足的表现症状:
视远时出现交叉性复视和视疲劳
看远时间长了头疼和眼部不适
在眺望远距离目标时,闭上一只眼睛会更清晰
患者具有典型的广场恐惧症(即长时间看近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不舒适的症状,可是到了地方比较宽广的地方,尤其是人比较多的时候,会发现,眼睛越看越不舒适,换了一个小一点的空间症状减轻。)
不喜欢参加群体活动
有驾驶障碍等
四、视功能障碍解读——散开过度
散开过度的表现症状:
散开过度是指在视远的情况下双眼呈明显外隐斜,而在视近时双眼眼位在正常范围。
患者表现为视远时出现交叉性复视和视疲劳。
在眺望远距离目标时,闭上一只眼睛会更清晰。
患者具有典型的广场恐惧症和不喜欢参加群体活动的特点。
五、视功能障碍解读——调节不足
调节不足是指患者的调节幅度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值。调节不足为调节功能异常中最常见者。Hokodo发现调节异常患者中55%为调节不足,Daum调查发现调节异常患者中84%为调节不足,常见于青年和中年。
调节不足的症状:
视近物时有重影、复视感
书本上的字体发生流动、跳动
眼部有牵拉感、紧张感
眼球酸胀,无法继续用眼,无法聚精会神
阅读和近距离工作时眼部不适
视物模糊、聚焦困难
有时会因视物模糊、复视、头痛而放弃工作。
六、视功能障碍解读——调节过度
调节过度是指由于调节功能不能放松,调节反应超过调节刺激。由于调节反应过强,增加了睫状肌的负担,就会产生视疲劳。调节过度可引起一系列视疲劳症状,其诱发因素有环境因素、眼部因素及全身因素。
调节过度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在需要调节放松的视觉行为时,有功能障碍。
调节过度的症状:
阅读时经常出现复视、视物模糊,在近距离阅读和工作后症状更为明显,视远视近均模糊,如黑板、看电视即驾驶,调节过度导致的视物模糊一般不稳定,一到晚上及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后症状更明显的症状;
稍作近距离阅读和工作后严重者即伴有感觉眼胀、头疼等全身症状;
畏光、对光敏感;
从视远转为视近或从视近转为视远视聚焦困难。
七、视功能障碍解读——调节灵活度不足
调节灵活度不足
调节灵活度不足是指对交替变化的调节刺激不能做出快速与精确的调节反应,调节反应的潜伏期和速度异常,表现为调节反应迟钝。眼局部因素和全身性因素均可诱发调节灵活度不足,如屈光不正、两眼视力不等、隐斜视等。
调节灵活度不足症状:
患者症状的出现往往与近距离阅读或者其他近距离工作有关;
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很容易引起视物模糊,非常缓慢的看清物体,特别是从视近物到视远物,或者从视远物到视近物时明显;
眼胀、头疼、疲劳、嗜睡;
阅读注意力下降、阅读困难、所阅读的字在移动;
眼眶周围有牵拉感。
八、视功能障碍解读——斜视
斜视主要分为单纯性外隐斜和单纯性内隐斜
(1)单纯性外隐斜
单纯性外隐斜是指远距离和近距离均表现为外隐斜。引起外隐斜的主要原因是融合性集合、调节性集合、意志性集合均不足。
对于外隐斜度数大或融合力不足的患者,由于长期过度使用融合储备,可产生肌性视疲劳。表现为在近距离用眼不久即感视疲劳,视物模糊,眼痛,头痛;近读时间过长可发生调节痉挛,伴交叉性复视。
针对于此类患者当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很容出现重影的现象。尤其是当调节不足的时候,症状会更为明显,因为没有足够的调节带动眼睛同时看东西。
(2)单纯性内隐斜
单纯性内隐斜是指远距离和近距离均表现为内隐斜。
对于内隐斜度数大或融合力不足的患者,由于长期过度使用融合储备,也可产生肌性视疲劳。视疲劳是单纯性内隐斜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表现为看近不久即有视物模糊、头痛,视近时常伴有眼球向鼻侧的被牵拉感,发展到融合功能被破坏时,可出现双眼同侧性复视。